2022/06/11 六月初的雨

marksugar
2022-06-11 / 0 评论 / 1,162 阅读 / 正在检测是否收录...

又耽误了一些时间,姗姗来迟
的确有些倦怠,最近只有在少数情况下能静下来,比如洗澡的时候,或者下雨的时候。

前些日,大雨下了一段时间。
比较喜欢下雪和下雪天,坐在窗边,或站在高处,都是件让人安宁平静的事
所有的念头散去,最喜那句,春衫犹是,小蛮针线,曾湿西湖雨
当雨滴打在树叶上的时候,我便知道,这个感觉近了

6月初,外婆和祖母相继辞世,不得不又一次感叹生命无常

稳住

说一个最近普通但又有趣的事情

在做埋伏牙开窗的时候,哭了,确切的说是右眼流泪了
那为什么说有趣,是因为这个事情,不受自己控制。吃了好几惊

事后回想,有些超乎预料,但也不是那么的不可思议

流程大抵如下:

1.外科医生将牙龈切开一定大小的窗口,找到牙龈里面隐藏的牙齿,将牙齿周围清理
2.正畸医生将牙齿上面打磨,贴上树脂和托槽,托槽连接钢丝
3.外科医生,在将伤口缝合

我从来没有怀疑过医师的专业,但这些过程中,不得不说,的确有几个瞬间,我有向观音菩萨,上帝,以及早已过世多年的祖父祷告,祈求不要把事情弄大了

没有办法,对于一个自愿躺在哪里,清醒的面对未知的步步靠近。
要真正轻松起来,的确需要大量的经验

但这比在口腔中前前后后,进进出出的工具伴着烧糊了的味道和各种声响

这次明显复杂了些
好在有惊无险

唯一的彩蛋就是戳到神经的时候,眼泪不受控制的洒满右脸

那如果有人看到的话,肯定要问:左眼在干吗了
其实左眼好的不得了,一眼问号

早在17年的时候,我习的了一种能力:
当身体受到外界伤害的时候,疼痛来临的时候
将注意力留在疼痛的点上,疼痛就止住了
这很有效

那天手术布遮住了脸,所以也没有人知道那五秒发生了什么。
但今天,想了想,觉得这事情蛮有趣的

我基本不怕疼痛,只怕眼泪扮演痛疼

顺其自然

不管是处于什么样的年龄和阶段,都有喜,好为人师
想必这是作为人,人性糟糕面的一部分。

总是在一些地方,听到过这种腔调。
觉得应该说些什么。

但又不能说什么,便是如此,那就不要说那么多。

别人的头头是道,或许不如自己的亲身经历
总会出错是不是吗。
我们唯一可以做的就是真诚和善良
但真诚是利刃, 难免伤人伤己
总的来说,伤心在所难免

如果有其他方式,当然没有问题,殊途总是同归

但我想借用袁总的话,大意是不要打扰别人的顺其自然

每个人对幸福的感知不同,没必要按照自己对世界的理解去定义别人的幸福。
很多时候,凡事都是讲缘分,或者是以心换彼心。
不要因为一个人的一句话,就摧毁一个人来之不易的快乐和幸福。
更不要轻易评价别人的人生,这是最基本对他人的尊重,也是自己的修养。

故事不到最后,那些好为人师的人和那些“受众者”,谁才真正需要帮助的人,可说不定。
在我看,便是这样的

但缘分这个东西很奇妙,如果有机会再说

生命的结束

祖母和外祖母的人生轨迹是各不相同的

  • 外祖母

外祖母生前如大多数他们那个时代同龄人一般,唯一不同的是她的婚姻和性格。
年轻的时候死了丈夫,改嫁到现在的丈夫,最后也去世的早,以至于去世之后,到底和谁埋在一起成了一个问题。

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不要厚此薄彼,于是她最后一个人埋着。
在生命最后的几年里,她的儿子各奔东西,所幸她也患了老年痴呆,记忆飘忽不定
去看过她,她变成一个脾气怪异举动异常的老小孩,她的记忆在另一个平行世界中不愿醒来

我仍然讨厌有人试图就纠正她,因为这种徒劳的举动只会让这个老太婆变得更加难堪,尽管她没有在乎

对于她的去世,我早料到,并未感到意外

我想这种片面的活着,总的来说也是一种痛苦,死亡或许是一个好的结束
最终她盼来了她的小儿子,在亲朋好友照顾下撒手人寰

  • 祖母

相比之下,祖母算是时代同龄人中的少数人
祖母出生在20世纪30年代,家中姐妹几个,属她最是好看
在那个动荡年代,曾祖父家里是经营一些布匹生意,因此祖父读了几本语文数学变成了当时读书人之一
到了20世纪50年代红色革命斗争,大祖父,二祖父参加地下组织,大祖父牺牲,二祖父入狱

祖父认识祖母的时候,已经在旧社会的媒妁之下结婚并育有一女
我想他们肯定是真爱,祖父和原配离婚,娶了现在的祖母

用那已经去世的祖母话来说就是:那人不管是去哪儿做生意,来回都要路过这来,讨杯水喝
后来就来到祖父身边做了个记账的会计

祖父作为那个时代的少有的文化人,就算是在人民公社化平均主义中,也是活的轻松的一类
于是,祖母祖父55岁之前的生活是比大多数人舒适的

也正是因为这些,祖母一直有着主人翁的思维,同时这也是他们这代人共有的特性
性格要强,姿态强势,不服输,好的人好的不了,坏的人坏的没了边
而这些在祖父去世之后,在她已经80多岁后,这些属性就变得不合时宜,变成了死老太婆,没人喜欢的主

她脑子清晰,健谈,我时常回去探望,直到86岁,她一个人躺在床上孤单离去
活着的时候,她说她还不想死,很怕死

他本该被他儿子抱在怀里,我握着她的手,她什么都不用害怕,沉沉睡去便是
但没成想,却是这样的结局
每念及此,便有些难过,忍不住多洒二两眼泪

这些后,突然又想扯几句性格和命运

性格和命运

出生那户人家,与生俱来的贫穷或者富贵,一半来此

生长环境大概率注定了一个人的性格
比如,内心,外向,软弱或者强势,而不合适的方式会出现心里缺陷等

而做什么样的决定是出于什么样的性格,而非年纪
性格决定选择,选择交什么样的朋友,处事方式
也因为如此,一旦出错,改变就变得困难

但这些一直在发生改变
一直会便随着知识层次的提高,认识的朋友,接触的事物影响而发生改变和修正

但是,并不完全
有一些并不常用的,具备一定隐藏熟悉的东西,没有办法进行打磨和熟练,而这些东西都带有父母的影子

最终塑造成一个什么样的性格,我称这些为原生家庭影响
说白了,就又是一个夹杂了因缘和合的因果论

  • 缘分

但有意思是在这其中,有很多是缘分
在佛家术语中,远者为缘,近者为因
缘分由阴差阳错、很多突然、一些偶然、一些必然组成的

字面意思很明了:阴差阳错,突然,偶然,必然
如何假装去理解呢

如果用今天的大数据分析,很容易会得到一些数据
比如
1.A每天在这跑步,B每天在这跑步,AB遇见的概率必然会非常高
2.网购根据浏览记录和购物车数据推荐商品,搜索引擎根据搜索推送结果等等
如果一件事情重复多了发生了质变,远者为缘,近者为因无非如此

大数据最大的问题是数据,从已有的数据中根据算法,规律来归类和预演预判
阴差阳错和突然不在此列,但概率在

而那剩下的一小部分无法预料和掌控的,这部分在我看来是天注定的缘分、

新瓶装旧酒

有段时间和朋友聊过一个,关于单身,不婚不孕主义的话题
但这些往往已“双拼”的形式出现

  • 比如只是不结婚养孩子的情侣
  • 比如带着孩子的单身男女
  • 比如结婚了选择不孕的夫妻
  • 还有那些丧偶。直接或间接被别人或者自我迫害的男女

而这些当中受到“先天”原生家庭失败婚姻影响的威力最大

原生家庭被经常提起,其实说的就是我们无法通过后天学习来改变的一些习性,包括坏脾气,酗酒等不常见但具备隐藏属性不易触发的一些东西。而这些都是一个从小长大的家庭,有意或者无意浅默构成的一部分,而这些影响我们未来处事方式等,我们称为原生家庭。当然,这是我的理解

一个人一生有两次落地,第一次是从母亲的子宫里,第二次是装在四方的盒子里。
但在这之前,有一段时间,为暮年

无论是单身主义,不婚主义,不孕主义,以及同性都是没有问题的。
今天,没有宗教和XY,很少会有因为喜欢的不一样就要去“打压”一部分人。
但有一个问题永远会摆在眼前,不管世界怎么变化,最后我们”选择如何离开“

这么去思考,这似乎又是一个典型中式问题,西方人在乎当下是否快乐

一个中国人,抑或一个亚洲人,这也许是应该去留意和考虑的一个问题。
日本早于中国步入老龄化,而在纪录片“老人漂流社会”中独居老人的状况更甚
尽管如此,正常家庭老人长寿已经是问题

但我从不认为,有孩子能解决养老的问题
也不认为,没有孩子去养老院最后孤独离开是一个好的方式
就算物质条件丰富,也只是选择了一个富丽堂皇的养老院而已,用上了高级保姆而已

那些在生活几经交手后,不选择双拼也不愿意陷入生活的人,真的有那么好吗

当然可以找个天气晴朗的日子,趁还有心气也能走动,把自己洒在山上或者水里
但有一个事情,不要忘了,这是否失去了一些作为人本该有的过程和回忆
生命就是一个过程,怎么选择就怎么结果,因果便是如此不是吗

不管如此选择,这并没有什么绝对的好或者坏,并且随时可以改变主意。

不管怎样,都没有错。世事无常,选择总在变化。
但是,那些试图去改变和挣扎的事情,或许并没有那么不堪。
这是一个对于我们这代人值得思考的事情。

在我看来,不管活着的人或者已经逝去的人
每个人的命运都是不同的,因此,其他的过程都不同。

但是爱恨情仇,酸甜苦辣,悲欢离合大都一样的
复制了,在粘贴过来,唯有到达我们身体后,各自感知不一样而已
我们都一样

噢,亲爱的那些朋友们,无论如何都愿保持身心愉悦,因为阴霾总会过去,太阳会照常升起。

五月,那就借用“一代宗师“里面的宫二的台词

想想,说人生无悔,那都是赌气的话
人生若无悔,那该多无趣啊。
0

评论

博主关闭了所有页面的评论